李律师(认证律师)
合同666特邀用户:李律师,总共发布文章283篇。
特种设备管理服务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客户)的权利和义务
(1)按服务协议约定向乙方(服务商)支付费用;
(2)选择乙方提供的特种设备管理服务;
(3)充分了解和合理使用乙方提供的服务;
(4)妥善保管服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5)按乙方要求提供所需的资料;
2、乙方(服务商)的权利和义务
(1)提供特种设备管理服务;
(2)根据甲方要求提供技术支持;
(3)保证提供的服务质量;
(4)按时确保服务正常运行;
(5)对甲方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保密;
二、服务费用:
1、服务费用结算:甲方应按约定的费用准时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
2、费用增加:如因甲方需求变更或者乙方服务的增加而导致的服务费用增加,甲方应按时补足服务费用。
三、服务时间:
1、服务时间应按照甲方的要求为乙方提供服务;
2、乙方应在服务时间内确保服务的正常运行,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时完成任务。
四、服务质量:
乙方应保证提供的服务质量,并保证服务能够满足甲方的要求。
五、违约责任:
1、如果乙方未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提供服务,将承担违约责任;
2、如果甲方未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支付服务费用,乙方有权暂停服务,并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六、保密条款:
乙方应对服务过程中获悉的甲方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协议的原则:
1.坚持全面安全:任何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协议,都应当注重全面安全,包括硬件设备安全、环境安全、人员安全等;
2.制定明确的安全措施:根据不同的特种设备的性能特征和使用环境,结合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责任;
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5.加强安全培训:定期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
二、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协议的内容:
1.定义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具有专业技术性,具有一定危险性和特殊使用要求的设备;
2.安全控制:对特种设备使用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全性;
3.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使用者的职责和权限;
4.应急预案:制定专业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责任人和流程;
5.安全培训:定期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协议的有效性:
1.有效预防事故:严格执行安全协议,有效预防特
特种设备管理服务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客户)的权利和义务
(1)按服务协议约定向乙方(服务商)支付费用;
(2)选择乙方提供的特种设备管理服务;
(3)充分了解和合理使用乙方提供的服务;
(4)妥善保管服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5)按乙方要求提供所需的资料;
2、乙方(服务商)的权利和义务
(1)提供特种设备管理服务;
(2)根据甲方要求提供技术支持;
(3)保证提供的服务质量;
(4)按时确保服务正常运行;
(5)对甲方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保密;
二、服务费用:
1、服务费用结算:甲方应按约定的费用准时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
2、费用增加:如因甲方需求变更或者乙方服务的增加而导致的服务费用增加,甲方应按时补足服务费用。
三、服务时间:
1、服务时间应按照甲方的要求为乙方提供服务;
2、乙方应在服务时间内确保服务的正常运行,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时完成任务。
四、服务质量:
乙方应保证提供的服务质量,并保证服务能够满足甲方的要求。
五、违约责任:
1、如果乙方未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提供服务,将承担违约责任;
2、如果甲方未按照服务协议的约定支付服务费用,乙方有权暂停服务,并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六、保密条款:
乙方应对服务过程中获悉的甲方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为了能充分发挥特种设备的作用,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质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准确、迅速地完成特种设备使用,制定本制度。
公司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逐级考核”的管理模式。调动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和正确地履行其职责,确保特种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一、安全办、设备公司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或上级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状态管理,对各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巡视检查工作,督促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的“点(巡)检”、“润滑”以及“计划维修”等工作,有权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和违章处罚单,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配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和操作证的办理工作。
4、负责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工作、组织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责任者和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二、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及管理责任人的主要责任为:
1、认真贯彻公司有关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3、明确单台设备管理责任人并落实相应的职责,使用前与操作人员相互确认,搞好计划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对管理责任人进行工作质量考核。
4、明确维护保养责任人员并制定维护保养制度及维护保养定检部门,对维护保养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5、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及检测,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6、负责组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后方准作业。
7、对经常性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备管理单位及管理责任人应认真分析,制定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杜绝故障发生。
8、特种设备发生事故,要会同办公室做好事故分析和处理工作,有权对设备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办公室执行。
9、做好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工作。
三、维护保养人员的职责
1、搞好日常维护、清洗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操作人员检查和维修好设备。
2、建立单台设备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绘制润滑图表,定期加油和清洗换油,保证设备良好的润滑。
3、对有轴和孔配合的部位以及有摩擦面的机械部分,每周要进行一次润滑。对没有注油点转动部位,应用稀油壶点注各转动缝隙中,以减少机械的摩擦和锈蚀,润滑时必须全车停电(电动润滑系统除外),悬挂标示牌。
4、定期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严重磨损的零件。
5、对损坏的特种设备需进行焊接作业及大、中修时,必须报公司设备科,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严禁私自焊接、维修设备。
四、操作人员的职责:
1、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后,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后方可操作。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
3、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向使用单位负责人报告,危及安全的,要停止工作。
水泥有限公司
20__年_月_日
特种设备维修、安装需要单位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资质。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TS认证)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项目)、使用、检验检测相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经评定合格的单位给予从业许可,授予使用TS认证标志。
在特种设备领域,各制造、使用、检测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不能取得TS认证,国家将不允许其进入特种设备的相关领域开展经济活动。
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制造的特种设备,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所得的,没收所得;已经实施安装、改造、修理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修理。
管理规定
5.1 特种设备的生产
5.1.1 特种设备的生产许可和安全认可
5.1.1.1特种设备的生产许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负责。
5.1.1.2特种设备的安全认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由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负责。
5.1.1.3特种设备的生产应遵守特种设备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安全认可证制度,未取得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认可证的部门和单位不得制造相应产品。
5.1.1.4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的使用应符合使用要求,特种设备关键部件的生产不得分包给未取得生产资质的单位。
5.1.1.5公司合同中的特种设备供货,不得与未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可证的分包方签约或者供货。
5.1.2特种设备生产要求
5.1.2.1 特种设备生产应符合本规定3,以及其它的法规要求。
5.1.2.2 在特种设备的设计阶段应考虑该产品的本质安全。
5.1.2.3 特种设备生产过程应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要求控制和建立如下文件:
a 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b 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等管理文件;
c 生产全过程的策划和质量控制文件;
d 列出重点控制的关键部件清单,以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加工工艺作业指导文件;
e 检验、验收,以及其它质量保证文件;
f 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关键试验等的质量记录;
g 产品出厂时以及具有可追溯力的档案资料。
5.1.2.4 特种设备的出厂和交付应按照国家法规要求:
a 进行必要的试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合同666 » 特种设备管理服务协议怎么写才有效(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协议怎么写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