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身份证免责条款怎么写(身份证借用协议怎么写才有效)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5-01-08 13:09:17
  • 489
导读: 身份证免责条款:本公司不对使用者的身份证信息泄露承担任何责任。

身份证免责条款怎么写(身份证借用协议怎么写才有效)

身份证免责条款:

1、本公司不对使用者的身份证信息泄露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不应为通过身份证信息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任何损失负责。

3、本公司不对使用者的身份证信息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

4、本公司不负责任何因被盗用或滥用使用者身份证而引起的损失。

5、本公司未经使用者许可不得将身份证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6、使用者应当承担由于使用本公司提供的身份证信息而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

借用免责协议身份证的注意事项:

一、定义

本协议由“借用人”与“被借用人”共同缔结,“被借用人”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下简称“身份证信息”)提供给借用人借用,以解决借用人的特定问题或所需服务。

二、身份证借用条款

1. 被借用人声明其向借用人提供的身份证信息是真实有效的;

2. 借用人承诺只将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用于本协议所述的目的(如注册账号、参加活动等);

3. 借用人应尊重并保护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或分发给其他人,或将其存储在未受保护的网络中;

4. 借用人应按时归还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

5. 两方应及时保存有关凭证,如发生纠纷,应提供有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6. 如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因借用人的原因而造成任何损失,借用人应负责承担全部责任;

7. 借用人没有权利修改或传播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

8.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请法院仲裁解决。

三、双方义务

1. 借用人:

(1)按时归还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

(2)妥善保管被借用人的身份证信息,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或传播给其他人。

2. 被借用人:

(1)按时提供给借用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信息;

(2)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目的或传播给其他人。

四、其他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请法院仲裁解决。

以上就是身

借用免责协议身份证应包括的内容:

有效身份证的写法应该按照的要求:

一、身份证号码的位数及其排列方式

身份证号码是由十八位数字组成,其中前六位为地址码,第七位至第十四位是出生日期码,第十五位至十七位是顺序码,第十八位是校验码。

二、有效身份证号码的写法

1、地址码:采用GB/T2260—2007标准中的行政区划代码,应写成两位省市名简称加四位数字,如江苏省苏州市为苏410000。

2、出生日期码:首先写出年份,如2009年应写成09,然后写出月份,如5月份应写成05,最后写出日期,如12日应写成12,例如2009年5月12日,应写成090512。

3、顺序码:一般情况下顺序码是三位数,从001开始,每增加一个人,顺序码便加一,如001,002,003,004……

4、校验码:根据GB/T11643-1999标准,对前17位数字有一定的算法,得出最后一位校验码。

示例:

若某人的身份证号码为410000200905021234,则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书写:

410000 2009 05 02 1234

借用身份证协议范本示例

证明由于公司办理________________,需要身份证原件。由经办人将_____________身份证借去办理相关事宜。借出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时。归还日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时。在此期间由于身份证外借造成的一切后果,借出人不与承担。

扩展:别人借用我身份证买了房子?

一、使用他人身份证件购房,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可能面临很多的不便和烦恼,更甚者可能出现房财两空的后果。

二、我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根据该条规定,在我国,不动产的取得必须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房屋在我国法律中属于不动产,因此,其所有权归属就应以房产证上的登记权利人为准。以亲戚朋友的名义买房,从法律意义上说,该亲戚或朋友就是该房屋的所有人。一旦他们产生不良的企图,提出房屋就是自己购买的,或者是买房人赠与自己的,如果出资人不能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关系和支付购房款的事实,要想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都很困难。

三、即使被借用者不会反悔,也同样存在着巨律风险,因为在被借用者领取房产证之后,到房屋产权过户给出资人之前,如果被借用者对他人负有到期不能,或存在侵权或离婚纠纷等,该房产很可能会被法院查封或拍卖。在这种情况下,出资人很难得到房屋,而可能只有要求返还房价款、违约金,而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取得房产。

四、鉴于上述风险的存在,切不可为应付国家的房贷政策而使用他人的名义购房。为了眼前的利益使用他人的名义购房,不仅会使自己买房后面临诸多的烦恼,更容易出现房财两空的严重后果。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