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合同补充协议增加条款怎么写(增加合同金额说明怎么写)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4-09-12 01:25:44
  • 50
导读: 合同补充协议增加条款甲乙双方为了补充和完善原有协议之约定,根据双方正当协商,特就某项事项订立本补充协议,以便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合同补充协议增加条款怎么写(增加合同金额说明怎么写)

一、合同补充协议增加条款

1.甲乙双方为了补充和完善原有协议之约定,根据双方正当协商,特就某项事项订立本补充协议,以便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本补充协议中的任何内容,如果与原有协议的约定不一致,以本补充协议为准。

3.本补充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与原有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补充协议适用中国法律,并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任何争议。

二、增加条款

1.甲乙双方应当遵守本协议第XX条的约定,在XX时间内完成XX事项。

2.甲乙双方共同承诺,在XX日前遵守本协议第XX条的约定,不得擅自变更本协议之约定。

3.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调整本协议第XX条的约定,但必须经双方书面同意后生效。

4.如果双方在违反本协议第XX条的约定情况下,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相应的民事赔偿金。

合同增加工程补充协议金额应包括的条款:

一、背景说明:由于原有合同中的项目及工作量超出预期,因此需要对合同金额进行增加。

二、合同增加金额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本合同金额增加至XXXX元,即原合同金额XXXX元+增加金额XXXX元=新合同金额XXXX元,增加部分的结算方式为:

(1)XXXX元由乙方支付;

(2)XXXX元由甲方支付。

三、合同条款变更:为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经双方协商同意,本合同条款将适当调整,特此声明如下:

(1)XXX条款增加XXX内容;

(2)XXX条款增加XXX内容;

(3)XXX条款增加XXX内容;

四、合同增加金额生效:本合同增加金额自本合同签署之日起生效。

五、其他条款:本合同其他条款依据原有合同约定不变。

特此声明!

合同增加工程补充协议金额应涵盖如下条款:

补充条款需要写明:

1、增加条款的标题、内容及其有效性;

2、补充条款的内容应清晰明确,不存在歧义;

3、补充条款必须由双方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

4、补充条款应当与原合同相一致,不得损害原合同的任何一个条款的法律效力;

5、补充条款的约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增加合同金额的补充协议范本示例

甲方:

乙方:

因甲方中基大厦工程塔式起重机需顶升加节,塔机编号:浙LC-T-00053;为确定起重机设备顶升加节的顺利进行,明确责任,经双方协商,特签订此协议:

1、 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本次顶升加节的设备为QTZ80型号的塔式起重机,数量1台,原高度为22米,工作内容包括顶升加节、自检调试,协议书《设备增加补充协议范本》。

2、 顶升加节时间:顶升加节时间以告知时间为准。

3、 价格及付款:顶升加节费按本工程计算8千元,费用当月付清。

4、 安全生产责任及双方职责:甲方对乙方顶升加节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乙方单位不服从甲方管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甲方职责:

(1)保证塔吊设备所需施工条件。设置安全警戒线派专人看管。

(2)审核乙方提供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

(3)审核乙方编制的起重设备顶升加节专项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4)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乙方的安全生产情况。

(5)顶升加节自检合格后,必须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乙方职责:

(1)按照甲方所提供的设备性能要求编制设备专项方案。

(2)必须提供设备顶升加节所需要的方案、资质证书、人员上岗证、经甲方审核后签字。

(3)指定起重设备顶升加节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对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进行监督,严禁违章作业。

(5)顶升加节后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并对甲方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扩展:增加工程量后需不需要签订补充协议?

这个问题,是要看变更的范围了,如果是在原有的图纸上的内容调增,是不用在写补充协议,如果在原来的图纸内容外增加的1个独立的工程,这时,是需要另写补充协议,这是因为是新的项目,已经超出原来的施工范围,且单价也会发生变化

这个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也可以不写,只要是增加的独立项目不超过50万,超出了,那就得写,这个是借用合同法上的规定,实际也是这样做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