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被害人谅解笔录怎么写才有效(虚假诉讼被害人谅解书怎么写才有效)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5-02-02 03:52:53
  • 935
导读: 被害人谅解笔录的写法要求:笔录需要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签字,并加盖印章。

被害人谅解笔录怎么写才有效(虚假诉讼被害人谅解书怎么写才有效)

一、被害人谅解笔录的写法要求:

1、笔录需要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签字,并加盖印章;

2、谅解笔录应当明确标识当事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3、谅解笔录内容应当包括赔偿金额、期限和方式等;

4、笔录应当写明本笔录是当事人之间的自愿书,如果有任何不妥,当事人可以拒绝执行;

5、当事人应当明确对谅解笔录的承认或认可,以确保谅解笔录的有效性;

6、谅解笔录应当写明执行期限,超过期限,谅解笔录失去效力。

二、被害人谅解笔录的写法要求:

1、谅解笔录需要包括被害人和责任人之间的谅解,如果有任何不妥,当事人可以拒绝执行;

2、谅解笔录应当明确标识被害人和责任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赔偿金额等;

3、谅解笔录应当写明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及责任期限;

4、谅解笔录需要写明责任人的赔偿方式,以及责任人的责任内容和期限;

5、谅解笔录需要明确当事人的承认或认可,以确保谅解笔录的有效性。

书写被害人谅解应涵盖如下条款:

一、被害人谅解书的内容

1、谅解书应明确标题,清晰表明书面文件的性质,即“被害人谅解书”,以及由谁于何时签订。

2、谅解书应明确被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个人信息。

3、谅解书应明确本次谅解事实,包括被害人对虚假诉讼行为的真实描述、被害人的真实意图等。

4、谅解书应明确被害人的谅解行为,谅解书中应当有被害人明确表示谅解的语句,不得出现不进行谅解或者模糊谅解等表述。

5、谅解书应明确被害人的签字,谅解书上应有被害人和公证员的签字,签字人应清楚,有效期应正确。

二、被害人谅解书的有效性

1、被害人谅解书应符合法定格式要求,才能被法院认可。

2、被害人谅解书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谅解行为要真实有效,有被害人自愿签字确认的表示,才能够起到相应的法律效力。

3、被害人谅解书在被害人签字之前,还应当有公证员签字,以确定谅解书的真实性。

4、被害人谅解书应当有被害人明确表示谅解的语句,不得出现不进行谅解或者模糊谅解等表述,否则法院将不认可。

5、被害人谅解书一经签订,被害人将不得在该案件中继续提起诉讼,法院也不会对此案件作出任何裁决。

书写被害人谅解应包括的条款:

被害人谅解判决书必须遵守以下要点:

一、谅解判决书应包括谅解判决书的标题,开头应当声明本文书为谅解判决书;

二、详细陈述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清楚的描述其犯罪事实,以及被害人的损失情况,并强调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谅解判决书应明确被告人谅解的罪名,谅解的罪行以及被告人的辩护意见;

四、谅解判决书中应当注明法院对被告人的定罪和判决,以及被告人如何减少被害人的损失;

五、谅解判决书中应当明确被害人对被告人的处罚,被告人的赔偿责任,以及双方达成的谅解协议;

六、谅解判决书的结尾应当注明法院的审判结果,以及此案的有效性和双方的签字。

被害人刑事上诉状范本示例

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刑事案件被告人、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或被告人)(姓名、性别、出生______年____月____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

被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或被告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或被告人,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则不列被上诉人)(姓名等基本情况)上诉人因_______________一案,不服(高法1988年解释上诉状应写明上诉人收到裁判文书的时间,宜写在此处——华氏注)_______________法院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字第__________号刑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上诉请求(具体的上诉请求)上诉理由(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具体内容,阐明上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此致

_________________法院

上诉人:_________________代书人: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扩展:被害人谅解后可以不起诉吗?

对于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公诉案件,可以适用不起诉。

  上述范围内的刑事案件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

  2.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认罪,并且已经切实履行和解协议。对于和解协议不能即时履行的,已经提供有效担保或者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

  4.当事人双方就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精神抚慰等事项达成和解;

  5.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谅解,要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