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律师(认证律师)
合同666特邀用户:韩律师,总共发布文章447篇。
一、安全技术规范的违反行为:
1.违反安全技术规范,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信息或设备;
2.不正当使用软件或系统资源;
3.安全技术设备;
4.传播病毒、木马、木马程序;
5.安全技术设施或系统数据;
6.未经授权改变安全技术设备的参数;
7.未经授权将机密信息泄露给他人;
8.未经授权使用公司资料经营私营活动;
9.未经授权进入公司内部网络;
10.其他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
二、处罚条款:
1.一经发现,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行为,处以相当于犯罪行为刑事处罚的民事罚款;
2.对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将根据其情节轻重,处以警告、记过、降低职务或开除等处分;
3.如果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依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
如果您被指控违反安全技术规范,请在申请中明确以下内容:
1. 您的完整名称和;
2. 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具体行为;
3. 如果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消除违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请提供相关说明;
4. 您对自己的行为的反思,以及您的处理意见;
5. 您希望获得的处罚方式。
最后,请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违规行为。
1、定义:违反安全技术规范是指个人或组织未遵守国家或地方出台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或者未按照企业规定的安全技术制度来操作。
2、处罚原则:一旦发现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所有相关人员和部门都必须依法予以处理,根据规定的惩罚力度和范围,对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
3、处罚办法:对于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应当根据其违反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依法作出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拘留、责令整改等。
4、申请要求:对于申请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处罚,应当提交完整的犯罪事实、违反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处罚力度、被处罚人的身份信息、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等内容。
@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渗透测试主要依据CVE(CommonVulnerabilitiesE_posures公共漏洞和暴露)已经发现的安全漏洞,以及隐患漏洞。模拟入侵者的攻击方法对应用系统、服务器系统和网络设备进行非性质的攻击性测试。
渗透测试利用各种安全扫描器对网站及相关服务器等设备进行非性质的模拟入侵者攻击,目的是侵入系统并获取系统信息并将入侵的过程和细节总结编写成测试报告,由此确定存在的安全威胁,并能及时提醒安全管理员完善安全策略,降低安全风险。
人工渗透测试和工具扫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补充。工具扫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存在一定的误报率,不能发现高层次、复杂的安全问题;渗透测试对测试者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渗透测试报告的价值直接依赖于测试者的专业技能),但是非常准确,可以发现逻辑性更强、更深层次的弱点。
入侵者的攻击入侵需要利用目标网络的安全弱点,渗透测试也是同样的道理。测试人员模拟真正的入侵者入侵攻击方法,以人工渗透为主,辅助以攻击工具的使用,以保证整个渗透测试过程都在可以控制和调整的范围之内,同时确保对网络没有造成性的损害。
由于采用可控制的、非性质的渗透测试,因此不会对被评估的客户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渗透测试结束后,客户信息系统将基本保持一致。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1.4渗透测试流程和授权
1.4.1渗透测试流程
1.4.2渗透测试授权
测试授权是进行渗透测试的必要条件。用户应对渗透测试所有细节和风险的知晓、所有过程都在用户的控制下进行。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1.5渗透测试方法
1.5.1测试方法分类
根据渗透目标分类:
对Windows、Solaris、AI_、Linu_、SCO、SGI等操作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数据库系统渗透:
对MS-SQL、Oracle、MySQL、Informi_、Sybase、DB2等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
对渗透目标提供的各种应用,如ASP、CGI、JSP、PHP等组成的WWW应用进行渗透测试。
网络设备渗透:
对各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设备进行渗透测试。
测试目标不同,涉及需要采用的技术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简单说明在不同位置可能采用的技术。
内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从内部网络发起测试,这类测试能够模拟内部违规操作者的行为。最主要的“优势”是绕过了防火墙的保护。内部主要可能采用的渗透方式:远程缓冲区溢出,口令猜测,以及B/S或C/S应用程序测试(如果涉及C/S程序测试,需要提前准备相关客户端软件供测试使用)。
外网测试指的是测试人员完全处于外部网络(例如拨号、ADSL或外部光纤),模拟对内部状态一无所知的外部攻击者的行为。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远程攻击,口令管理安全性测试,防火墙规则试探、规避,Web及其它开放应用服务的安全性测试。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信息收集分析几乎是所有入侵攻击的前提/前奏/基础。通过对网络信息收集分析,可以相应地、有针对性地制定模拟黑客入侵攻击的计划,以提高入侵的成功率、减小暴露或被发现的几率。
信息收集的方法包括主机网络扫描、操作类型判别、应用判别、账号扫描、配置判别等等。模拟入侵攻击常用的工具包括Nmap、Nessus、_-Scan等,操作系统中内置的许多工具(例如telnet)也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模拟攻击入侵武器。
通过对目标地址的TCP/UDP端口扫描,确定其所开放的服务的数量和类型,这是所有渗透测试的基础。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基本确定一个系统的基本信息,结合测试人员的经验可以确定其可能存在,以及被利用的安全弱点,为进行深层次的渗透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信息和分析,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是目标系统存在重大弱点:测试人员可以直接控制目标系统,然后直接调查目标系统中的弱点分布、原因,形成最终的测试报告;其二是目标系统没有远程重大弱点,但是可以获得远程普通权限,这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该普通权限进一步收集目标系统信息。接下来,尽最大努力获取本地权限,收集本地资料信息,寻求本地权限升级的机会。这些不停的信息收集分析、权限升级的结果将构成此次项目整个渗透测试过程的输出。
1.5.5不同网段/Vlan之间的渗透
这种渗透方式是从某内/外部网段,尝试对另一网段/Vlan进行渗透。这类测试通常可能用到的技术包括:对网络设备和无线设备的远程攻击;对防火墙的远程攻击或规则探测、规避尝试。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伴随着每一个渗透测试步骤,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每一个步骤又有三个组成部分:操作、响应和结果分析。
当测试人员无法直接利用帐户口令登陆系统时,也会采用系统溢出的方法直接获得系统控制权限,此方法有时会导致系统死机或从新启动,但不会导致系统数据丢失,如出现死机等故障,只要将系统从新启动并开启原有服务即可。一般情况下,如果未授权,将不会进行此项测试!
1.5.7SQL注入攻击
SQL注入常见于应用了SQL数据库后端的网站服务器,入侵者通过提交某些特殊SQL语句,最终可能获取、篡改、控制网站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内容。此类漏洞是入侵者最常用的入侵方式之一。
1.5.8检测页面隐藏字段
网站应用系统常采用隐藏字段存储信息。许多基于网站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用隐藏字段来存储商品价格、用户名、密码等敏感内容。恶意用户通过操作隐藏字段内容达到恶意交易和窃取信息等行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漏洞。
入侵者可以借助网站来攻击访问此网站的终端用户,来获得用户口令或使用站点挂马来控制客户端。
1.5.10WEB应用测试
Web脚本及应用测试专门针对Web及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根据的统计,脚本安全弱点为当前Web系统,尤其是存在动态内容的Web系统比较严重的安全弱点之一。利用脚本相关弱点轻则可以获取系统其他目录的访问权限,重则将有可能取得系统的控制权限。因此对于含有动态页面的Web、数据库等系统,Web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脚本及应用测试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Web脚本及应用测试中,可能需要检查的部份包括:
检查应用系统架构,防止用户绕过系统直接修改数据库;
检查身份认证模块,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绕过身份认证;
检查数据库接口模块,用以防止用户获取系统权限;
检查文件接口模块,防止用户获取系统文件;
检查其他安全威胁;
1.5.11代码
对受测业务系统站点进行安全代码的目的是要识别出会导致安全问题和事故的不安全编码技术和漏洞。这项工作虽然可能很耗时,但是必须进行,代码测试工作包括如下工作但不仅限于此:
代码中的_SS脚本漏洞;
代码中的SQL注入漏洞;
代码中的潜在缓冲区溢出;
识别允许恶意用户启动攻击的不良代码技术;
其他软件编写错误及漏洞的寻找及。
1.5.12第三方软件误配置
第三方软件的错误设置可能导致入侵者利用该漏洞构造不同类型的入侵攻击。
1.5.13Cookie利用
网站应用系统常使用cookies机制在客户端主机上保存某些信息,例如用户ID、口令、时戳等。入侵者可能通过篡改cookies内容,获取用户的账号,导致严重的后果。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1.5.14后门程序检查
系统开发过程中遗留的后门和调试选项可能被入侵者所利用,导致入侵者轻易地从捷径实施攻击。
1.5.15VOIP测试
在对受测网络进行渗透测试时,将会进行VoIP业务的安全测试,所有影响数据网络的攻击都可能会影响到VoIP网络,如病毒、垃圾邮件、非法侵入、DoS、电话、偷听、数据嗅探等,因此,首先会对VoIP网络进行安全测试,接着对VoIP服务器进行测试,这些服务器常常是恶意攻击者的靶子,因为它们是任何一个VoIP网络的心脏。服务器存在的致命弱点包括其操作系统、服务及它所支持的应用软件,可能都会存在安全漏洞。要将黑客对服务器的攻击降至最小程度,就要对VoIP网络及其服务器、软终端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以查找安全隐患,协助用户技术人员修补这些漏洞。
1.5.16其他测试
在渗透测试中还需要借助、网络嗅探等其他方法,目的也是为获取用户名及密码。
1.6常用渗透测试工具
可能使用到的命令和工具包括:
Google搜索和攻击;
DNS工具:例如:Whois,nslookup,DIG等等;
在线网络数据库:Ripe,Afrinic,APNIC,ARINLACNIC
主流商业扫描器:ISSInternetScanner、NEUUS、CoreImpact、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NSfocus极光扫描器.
黑客常用端口扫描器:如:NMAP、Superscan…
SNMPSweepers(Solarwinds)…
Websitemirrortools(HTTrack,teleportpro)…
无线网络扫描工具(Netstumbler,Kissmet,Wellenreiter,Airsnort)
WEB漏扫工具AppScan,wvs,WebInspect,Nstalker、nikto、googlehack溢出工具:Metasploit
:JohntheRipper、THCHydra、L0phtcrack、Aircrack、
Airsnort、Pwdump
Sniffer工具:Wireshark、Kismet、Tcpdump、CainandAbel
Ettercap、NetStumbler
1.6.1应用层工具
Acuneti_WebVulnerabilityScanner(漏洞扫描工具)
这是一款网络漏洞扫描工具。通过网络爬虫测试网站安全,检测流行的攻击,如交叉站点脚本、sql注入等。在被入侵者攻击前扫描购物车、表格、安全区域和其他Web应用程序。
1.6.2系统层工具
SSS6.0扫描器汉化版
ShadowSecurityScannerv6.67.58,02月09日发布,俄罗斯安全界非常专业的安全漏洞扫描软件,具有安全扫描,口令检查,操作系统检查等强大功能,支持在线升级。
ISS(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是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专门致力于反黑客攻击的专业公司。目前它的主要产品有四大系列:RealSecure(实时入侵监测器)、InternetScanner(互联网扫描器)、SystemScanner(系统扫描器)、DatabaseScanner(数据库扫描器)。其中RealSecure和InternetScanner是其拳头产品,DatabaseScanner是其独有的专用数据库防黑安全产品。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nmap端口扫描工具
nmap是目前为止最广为使用的国外端口扫描工具之一。它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到Windows和uni_操作系统中,包括macos_(通过configure、make、makeinstall等命令)然后对主机和网络设备进行端口扫描,以寻找目标主机的漏洞。
1.6.3网络层工具
SolarWindsEngineer’sEdition
是一套非常全面的网络工具库,包括了网络恢复、错误监控、性能监控和管理工具等。除了包含ProfessionalPLUSEdition中所有的工具外,Engineer’sEdition还增加了新的SwichPortMapper工具,它可以switch上自动执行Layer2和Layer3恢复。此工程师版包含了SolarwindsMIB浏览器和网络性能(NetworkPerformanceMonitor),以及其他附加网络管理工具。
1.6.4其他方法和工具
Whois命令——是一种Internet目录服务,whois提供了在Internet上一台主机或者某个域的所有者信息,如管理员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这些信息通常保存在Internlc的数据库内。一旦得到了Whois记录,从查询的结果还可以得知primary和secondary域名服务器的信息。
Nslookup——一种DNS的排错工具,可以使用nslookup命令把你的主机伪装成secondaryDNS服务器,如果成功便可以要求从主DNS服务器进行区域传送,如果传送成功,可以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
Traceroute——用于路由追踪,判断从你的主机到目标主机经过了哪些路由器、跳计数、响应时间、路由器通断情况等,大多数的操作系统自带了自己版本的traceroute程序。
端口扫描程序——专用的对网络端口进行扫描的工具,定义好IP地址范围和端口后就可以开始扫描。
网络侦查和服务器侦查程序——通过该种程序可以侦查出网络上已经开启的端口。如PingPro的工作是是通过监控远程工程调用服务。
以及测试人员自行编译的渗透测试工具等等。
网络渗透测试技术规范
1.7渗透测试风险规避措施
渗透测试过程中可能对业务产生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小风险:
在渗透测试中不使用含有拒绝服务的测试策略。
渗透测试时间尽量安排在业务量不大的时段或者晚上。
在渗透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被评估系统没有响应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测试
工作,与用户相关人员一起分析情况,在确定原因后,并待正确恢复系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调整测试策略等)之后,才可以继续进行。
测试人员会与用户网站系统和安全管理人员保持良好沟通。随时协商解决出
测试方自控:由渗透测试方对本次测透测试过程中的三方面数据进行完整记
录:操作、响应、分析,最终形成完整有效的渗透测试报告提交给用户。
目前只有gbz188-2014,没有gbz188-2017。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中华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
2014-05-14发布 2014-10-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3.1职业健康监护
3.2职业病
3.3职业禁忌证
4.总则
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责任和义务
4.3工作程序
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
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
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
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2四乙基铅
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8氧化锌
5.9砷
5.10胂/砷化氢(砷化三氢)
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5.12磷化氢
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
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5.15有机锡化合物
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5.17羰基镍
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5.19苯(接触工业甲苯、参照执行)
5.20
5.21
5.22甲醇
5.23汽油
5.24溴甲烷
5.251,2-二氯乙烷
5.26正己烷
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5.28
5.29联苯胺
5.30氯气
5.31二氧化硫
5.32氮氧化物
5.33氨
5.34光气
5.35甲醛
5.36一甲胺
5.37一氧化碳
5.38硫化氢
5.39氯乙烯
5.40三氯乙烯
5.41氯丙烯
5.42氯丁二烯
5.43有机氟
5.44二异氰酸甲苯酯
5.45二甲基甲酰胺
5.46氰及腈类化合物
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
5.48五氯酚
5.49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
5.50丙烯酰胺
5.51偏二甲基肼
5.52硫酸二甲酯
5.53有机磷杀虫剂
5.5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5.55拟除虫菊酯类
5.56酸雾或酸酐
5.57致喘物
6.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6.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
6.2煤尘(包括煤矽尘)
6.3石棉粉尘
6.4其它粉尘
6.5棉尘(包括亚麻、软、黄麻粉尘)
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7.1噪声
7.2振动
7.3高温
7.4高气压
7.5紫外辐射(紫外线)
7.6微波
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8.1布鲁菌属
8.2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
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9.1电工作业
9.2高处作业
9.3压力容器作业
9.4结核病防治工作
9.5肝炎病防治工作
9.6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
9.7视屏作业
9.8高原作业
9.9航空作业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规范的说明
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附录E(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合同666 » 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处罚条款怎么写的(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处罚条款怎么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