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漏水把楼下淹了和解协议怎么写才有效(楼上把楼下淹了赔偿合同怎么写有效)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4-02-14 11:22:21
  • 69
导读: 漏水把楼下淹了和解协议:双方同意由漏水楼主(以下简称“楼主”)赔偿楼下住户(以下简称“住户”)的损失。

漏水把楼下淹了和解协议怎么写才有效(楼上把楼下淹了赔偿合同怎么写有效)

一、漏水把楼下淹了和解协议:

1.双方同意由漏水楼主(以下简称“楼主”)赔偿楼下住户(以下简称“住户”)的损失。

2.楼主承诺在三日内赔偿住户的损失,并且根据实际损失作出相应赔偿;

3.住户将所有损失及时报告给楼主,并保留有关损失的证据;

4.楼主有权要求住户出具有关损失证明,如可行;

5.双方同意本协议是一份有效的文书,可以在法庭作为证据使用。

特此签字:

楼主:

住户:

协议楼上淹留下赔偿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明确楼上把楼下淹了的情况,清楚地说明楼上和楼下所处的位置,以及被淹水的部分。

2、根据淹水的情况,明确赔偿金额,包括物主因淹水而遭受的直接损失(如毁坏的财物)和间接损失(如诉讼费用)。

3、拟定赔偿期限,楼上应按时向楼下支付赔偿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清赔偿金。

4、约定违约责任,若楼上未能按时支付赔偿金,应按照约定的违约责任规定,加以追究责任。

5、双方按照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由双方代表在合同中签字确认,使合同生效。

协议楼上淹留下赔偿应包括的条款:

一、赔偿内容:

1、由于楼上的水漏下,使得房屋受到损害,楼上应就此支付赔偿金额;

2、赔偿金额包括但不限于:房屋结构损坏损失、家具、家电等损坏损失、人身伤害费用、装修费用等;

3、楼上应在本协议生效后三十日内将赔偿金额支付给房屋所有者;

二、双方权利义务:

1、楼上应对房屋损害提供帮助,并负责支付赔偿金额;

2、房屋所有者应及时提供损害证明,并且不得滥用赔偿金额;

3、双方应友好协商,如有争议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三、本协议的生效与变更: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的任何修改、补充均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后生效;

3、双方均有权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撤销本协议。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的任何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3、本协议的任何条款若因任何原因无效,双方应友好协商,以达成可行的解决方案。

父母留下房产分割协议范本示例

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镇_______________村_______________,因兄弟均已成家立业,为了家庭生活的方便,经全家人员协商同意,决定分割父母留下的房产。

现经甲乙双方同意订立如下分房协议:

一、住房分割:原户有住房一幢,门牌号“_______________号”座北朝南,砖混结构,占地面积________平方米,建筑面积________平方米,共上下两层,第一层归甲方所有,第二层归乙方所有。

另有厨房一间,石木结构,占地面积________余平方米,甲乙方双方各分________%。

二、从签订此协议起,甲乙两人每月给父母生活零花钱__________元,若生病治疗的费用另外各按________%给付。

三、尊重父母的意愿,父母两人各在甲乙两人轮流居住一年,从________

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起至当年

________月________日止,甲乙双方均不得有遗弃或老人的不孝行为。

四、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不得反悔。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扩展:楼上把楼下淹了怎么赔偿?

楼上跑水把楼下淹了,不管楼上业主有无过错,都应承担直接责任。一般双方先协商,协商不成起诉法院。

依据《中华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二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赔偿依据《中华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扩展资料:

在发现漏水情况后,作为受损方首先应当保护现场,并进行证据固定。如能进行现场公正最好,次之可拍摄照片等。其次,对于损失的范围,我们建议能请有评估资质的企业,如价格认证中心等,到现场进行评估。上述手续完备后,再向法院起诉为妥。

当然,事情发生后,邻里间能相互体谅,妥善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作为受损方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我们也反对不顾事实,漫天要价,这样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不符合法律的。

当事人未提供损失的依据而不予支持。应当在确认赔偿范围的前提下,结合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相关依据,充分考虑公平合理原则,酌情确定损失的具体数额。

对确需鉴定的事项,如果当事人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不提出申请或不预交鉴定费用的,可依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