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邮企合作框架协议怎么写才有效(校企合作安全条款内容怎么写)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4-10-11 07:10:52
  • 24
导读: 框架协议应明确双方的当事人名称和联系方式,以及本框架协议的签署日期和生效日期。应明确本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期限、违约行为、争议解决等。

邮企合作框架协议怎么写才有效(校企合作安全条款内容怎么写)

1、首先,框架协议应明确双方的当事人名称和,以及本框架协议的签署日期和生效日期。

2、其次,应明确本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期限、违约行为、争议解决等。

3、此外,框架协议还应详细阐述各方在协议执行中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违约损失赔偿等重要事项。

4、最后,框架协议还应详细规定保密义务、变更和解除等其他相关条款。

协议合作校企框架应包括的条款:

校企合作安全条款内容应包括:

一、双方责任:

双方共同承担安全保障责任,校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校规,为企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应在活动现场现役安全管理人员,对活动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二、活动安全:

1. 确保安全环境:双方应共同努力,确保活动开展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校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活动现场安全有序。

2. 加强安全管理:双方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活动现场安全有序,并在活动期间及活动现场以外的时间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三、安全责任:

双方共同承担安全责任,企业应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如发生安全事故,由企业承担责任,校方则负责帮助企业处理安全事故。

协议合作校企框架的注意事项:

1、校企合作安全条款:

(1)双方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真实、合法、规范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彼此的知识产权。

(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应保证安全性,准确地控制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保护学习者的隐私,不得盗取或泄露学习者的信息。

(3)双方要严格执行学习者的管理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绕开学习者的管理制度,以便保护学习者的利益。

(4)双方要保证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保护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生的数据和信息不被泄露。

(5)双方要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6)双方要加强安全意识,定期安全检查,确保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7)双方要签订《校企合作安全协议》,明确校企合作安全条款,保障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权益。

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示例

为促进(以下简称企业)的战略合作,双方根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一、成立战略合作领导小组

为了使双方的战略合作紧密有效开展起来,成立战略合作领导小组,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为:

战略小组履行以下职能:

1、制定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各方面具体内容和计划;

2、探索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全方位一体化链接。

3、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协调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双方战略合作合作领域

1、学校在企业设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协助学校相关专业完成围绕企业所开展的有关产学研活动。

2、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实训岗位。学校可根

据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派选一定数量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因发展需要招聘人才时,优先招聘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

3、学校为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可委托学校为企业需要学习、考证、进修、深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后备人才组建脱产培训班,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

4、学校组织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为企业科研项目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提供技术协作与支持。

5、双方合作创建实验室基地,为科研工作提供方便。

6、加强双方互相交流,定期举办双方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的小型研讨会,通过成果的交流研讨,促进双方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战略小组下设联络员

校企合作的学校具体经办部门为学院。学校联络员:

企业联络员:

联络员主要负责双方对口联络及日常工作的处理。

四、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从签字日起生效。本协议未尽事宜可以由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协调。

代表代表

(公章)(公章)

时间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时间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扩展:校企合作方案?

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以下合作: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