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承包山林砍伐合作协议怎么写才有效(砍伐山林土地合同怎么写才有效)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3-12-29 11:56:20
  • 43
导读: 总体来说,承包山林砍伐合作协议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双方的权利义务。

承包山林砍伐合作协议怎么写才有效(砍伐山林土地合同怎么写才有效)

总体来说,承包山林砍伐合作协议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一、双方的权利义务:

1. 双方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如:甲方有义务保护林木,不得随意砍伐林木;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根据规定的砍伐量进行砍伐。

2. 对于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如乙方提供的木材可以被甲方使用,甲方要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支付乙方木材款项,乙方有权拒绝支付超出协议约定数量的木材款项。

二、协议期限:

双方要明确协议的期限,并明确是否可以延长期限。

三、违约责任:

双方应明确违约责任,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四、其他:

双方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协议中规定其他条款。

合同山林承包必要条款:

砍伐山林土地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一、砍伐范围:合同明确砍伐的范围,特别是需要注明是否可以根据未来的需要扩大砍伐范围。

二、砍伐方式:合同明确砍伐的方式,保证砍伐工作安全、节约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三、砍伐时间:合同明确砍伐的时间,特别是在砍伐过程中需要考虑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

四、应付费用:合同明确被砍伐者将向砍伐者支付费用,特别是在被砍伐者认可的情况下,需要明确支付的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

五、责任承担:合同明确双方对砍伐的责任承担,特别是砍伐者对因砍伐造成的环境染和野生动物伤害的赔偿责任。

六、违约责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如砍伐者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或费用进行砍伐,被砍伐者有权要求砍伐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总之,砍伐山林土地合同应充分考虑双方权益,并尽可能清楚地规定砍伐的范围、方式、时间、费用、责任承担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以便双方达成有效的砍伐合同。

合同山林承包应包括的条款:

村级山林承包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的身份:村级山林承包合同的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双方在签订前应明确各自的身份,包括姓名或名称、住所或经营地址、等。

二、授权权限:该村级山林承包合同应明确授权的权限,比如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采摘等,是否有收费等。

三、承包期限:村级山林承包合同应明确承包期限,以及自承包开始之日起的期限,以便于双方的合理使用和分责。

四、终止条款:村级山林承包合同应明确终止条款,以及当双方出现违约或者履行义务不能满足要求时,双方应采取的行动,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责任。

五、法律效力:村级山林承包合同应明确,本合同签订后即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应遵守本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承包山林合同范本示例

甲方:

乙方:

为发展经济保护和发展林木资源,甲方把原龙潭XX(已荒弃多年)的经营权给乙方承包,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承包山林的面积范围:承包范围为旧龙潭XX的全部范围,面积约 亩,四至界限为:东至风流坳横至石托窝田面的山背直下窿口为界;南至林场屋对面荒田坑边为界;西与宝溪山背分水为界;北至山顶与宝溪山分水为界。

二、承包期限:承包期________年,即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3____日。

三、承包租金及方法:________年一租价,每年一交租,在每年的____月____日前交下________年租金,

第一个________年叁仟元;

第二个________年在原基础递增10%,即每年叁仟叁佰元,如此类推,直到承包期满。

四、承包期间,乙方对荒山地所种植物有管理、砍伐、收益权,但必须依法依规,否则按森林和林业部门有关规定处理。

五、乙方承包利益受到侵害时,甲方给予支援。

六、合同期满,乙方所种的一切果树无偿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损坏,如合同期满乙方愿意续包,甲方给予优先承租。

七、合同签订后,双方不得违约,如甲方违约要以乙方全部投入资金的五倍作补偿。

八、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合同壹式叁份,甲方执贰份,乙方执壹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扩展:私自转让山林承包合同此合同还有效吗。甲方承包的山林合同,现在私自又承包给乙方?

个人认为,合同有效。

1、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2、林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申请登记。未经登记,虽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不能作为合同无效的依据。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