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合同> 正文

离婚协议不让对方看孩子是否有效怎么写(和男朋友签约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 上传者: 律师投稿
  • 2024-03-06 12:40:49
  • 38
导读: 离婚协议中,不让对方看孩子的条款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果当事人同意,可以订立一项具体的条款,明确指出双方同意,由一方掌控孩子的抚养权和义务,而另一方则不得与孩子有任何联系,不得进行探访或接触。在此条款生效时,双方都要遵守。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则不能订立此条款。

离婚协议不让对方看孩子是否有效怎么写(和男朋友签约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离婚协议中,不让对方看孩子的条款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果当事人同意,可以订立一项具体的条款,明确指出双方同意,由一方掌控孩子的抚养权和义务,而另一方则不得与孩子有任何联系,不得进行探访或接触。在此条款生效时,双方都要遵守。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则不能订立此条款。

协议书男朋友离婚该不该的注意事项:

一、离婚协议的有效性

1. 离婚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签署,不得强迫或欺诈;

2. 双方各自应当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存在任何影响其自愿签署的情形;

3. 离婚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

4. 离婚协议的签署、订立和实施应当遵循法律程序,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二、离婚协议不让对方看孩子是否有效

1. 对于离婚协议中不让对方看孩子的条款,如果是因为当事人父母的正当理由,并且符合法律要求,则可以认定为有效;

2. 但是,离婚协议不能超出法律范围,也不能侵害孩子的利益,例如不能违反《中华共和国婚姻法》等规定;

3. 同时,离婚协议中不让对方看孩子的条款,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至少在双方都明确认可的前提下才能生效。

协议书男朋友离婚该不该应包括下列内容:

1、签约双方:签约双方应明确提出自己的身份,如男朋友(A)、女朋友(B)。

2、协议内容:签订协议时,应详细说明双方在情感、交往、相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对违反协议所做出的惩罚或赔偿。

3、签字确认:在协议书上应当由双方签字确认,以示双方同意遵守该协议。

4、法律效力:此协议书一旦签定,即表示双方同意遵守本协议的规定,并由双方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夫妻之间的婚内借款该不该还范本示例

【案情】

李男和王女于2017年1月1日登记结婚。2017年2月1日,李男以做生意为由向妻子王女借款10万元,王女要李男写下借条,李男急于用钱,写下一张10万元的借条。1月1日,两人因感情出问题,协议离婚,但王女要求李男归还婚内借款10万元,因为该笔钱系王女个人存款出借给李男的。

【分歧】

关于10万元借款是否要归还,存在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该借款发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李男和王女的夫妻关系仍在持续,夫妻财产应当共同支配使用,婚内不存在借款,李男无需归还借款。

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民法典解释三》第16条,夫妻一方借款给另一方从事经营,应视为双方按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李男仅需归还5万元,另外5万元是自己应得,无需归还。

第三种观点认为,该财产是王女个人财产,以个人财产出借,虽为夫妻关系,本质上仍是普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李男应当归还10万元。

【评析】

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理由如下:

涉案款项系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本案为普通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关系。王女的10万元系婚前所得,至始为王女的个人财产,不因结婚转化为共同财产。民间借贷属于《民法典》第十二章规定的借款合同。《民法典》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可见,民法典并不禁止具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为借款合同的主体。我国现行其他法律也未禁止夫妻之间在婚内相互借款的行为。故夫妻婚内借款可以成立。只要双方达成真实的借贷合意,并支付了借款,借款合同即生效。本案中,王女出借的为个人财产,借款真实有效,借款人应偿还借款。

本案不适用《民法典解释三》第16条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该条司法解释规定: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适用该条款的前提是出借的必须为夫妻共同财产,该种情形下,因为借款来源是夫妻共同财产,在其他无约定的情形下,应当按照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离婚时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偿还借款的50%。本案中的借款不是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不适用该司法解释,所以借款人李男应偿还的是全额借款,而不是一半。

综上,李男应当偿还王女全部借款。

扩展:公司保密协议该不该签?

专业分析:

员工在入职时,用人单位为保证的单位利益以及用工的稳定性,会要求员工签署保密协议。保密协议的性质通常与工作性质相关。因此,在有可能接触公司秘密的岗位,签订保密协议是必要的。保密协议根据具体的情形,可以选择口头协议,也可以选择书面形式,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在法律上都是有据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3457人参与,13条评论